手机UI界面的颜色搭配技巧

   手机UI界面的颜色搭配技巧

  手机UI界面设计种类繁多,面对的用户也各不相同,但究其根本均为人与手机之间的交互关系,UI界面在设计时遵从的技巧都应当以人为本,给予用户舒适与匹配的原则,具体技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颜色与用户关系的搭配技巧
  颜色运用与用户年龄之间的关系。各层年龄阶段的手机用户所喜爱手机界面的风格是大不相同的。年轻女孩较青睐轻快、活泼的界面,此类界面中主要以对比色调和搭配,明度高,色彩明亮、醒目,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心情愉悦。男性用户偏爱明快、简洁的配色,此类界面整体色彩以冷色调为主,给人以深沉、大气的感觉。老年人由于视力降低,在使用手机时则较为喜爱色彩对比分明的界面。
  颜色运用与用户情绪之间的关系。用户在接收不同颜色时情绪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例如理财类软件,软件界面需要带给用户严谨、理性的感觉,使用户在接触界面时,能够冷静思考,理性分析。因此理财软件多采用深蓝色、棕色、等冷色调色彩,象征着稳健、平和。而一些益智小游戏类软件,界面需要带给用户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使用户在接触界面时能够得到放松、释放压力。这类软件则常采用饱和度较高暖色调,象征色活泼、明朗。
  颜色与界面结构的搭配技巧
  引导页与主页中颜色搭配的技巧。引导页与主页的色彩搭配分为两类,一类是多个引导页的搭配,一类是引导页与主页的搭配。引导页一般选用三种搭配方法。第一是使用单色,单色可简化、统一页面,但在使用单色搭配时应避免过于单调,可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和透明度使其产生变化,让页面内容更加丰富。第二是使用邻近色,采用邻近色设计可以使页面避免色彩杂乱,易于达到页面的和谐统一。第三是使用对比色,对比色可以突出重点,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设计时一般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对比色作为点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页与主页之间的色彩搭配也可分为互补色和同类色两类。互补色搭配可使引导页到主页过程中增加视觉跳跃感,给用户焕然一新的感觉。同类色搭配让引导页与主页之间色彩表达更为和谐,突出主题。
  背景与按钮中颜色搭配的技巧。选择背景色彩时,应注意背景不可掩盖主体。背景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彩色、一类是有彩色。无彩色既黑白灰系列,黑色背景既不影响主体内容,也可给人一种高端、神秘感,适用于娱乐影音类软件。白色或灰色背景,有简化、洁净页面的效果,使用户在使用时更加舒心,一般适用于信息量大、图片较多的软件如购物、微博等。有彩色也是常用的背景色,有彩色背景可吸引用户的注意,也可营造出各种风格,或清新或热烈。但为了不与主题发生冲突,降低色彩刺激感,使用有彩色时应降低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
  按钮是引导用户使用软件的关键,按钮的使用也有诸多技巧。一方面:按钮的色彩搭配多用对比色。按钮与背景之间常采用对比色搭配,如社交类软件中消息提示采用红色按钮与白色背景形成对比。突出红色显眼、鲜亮的特点,使消息更加醒目,起到了提示作用。按钮与按钮之间的色彩搭配也遵循以上规律。
  手机UI界面色彩搭配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出交互方便,美观的界面。还要考虑用户心理和行业的区别,以及不同的应用界面是否能通过不同色彩搭配,表达出不同的意向等因素。同时,不同的手机UI界面色彩搭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机用户的心情。这就要求UI设计师,有扎实的色彩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一些设计搭配技巧,找到合适的色彩表达出应用所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用户喜欢的风格,充分发挥不同色彩的优势,来设计出具有更强感染力、更高视觉体验度的个性化产品。
6816161.jpg
  手机UI设计的基本的设计流程
  1.手机的操作比web页面复杂,需了解其所基于的机型的硬件情况才能确定如何控制2.手机软件需要与web不同的导航形式,空间所限3.手机软件在操作步骤的缩减方面需要倾注更多的精力,每屏空间所限4.手机软件需要在控件/组件释义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硬件和逻辑所限需求分析、用户场景模拟、竞品分析(聆听用户心声)。
  需求分析: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必然有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内容,更多的是从MRD与PRD获得,或者从产品需求评审会议上得到需求分析的内容,当然可以直接与产品经理交流获得相关产品需求。如果说设计原则是所有设计的出发点的话,那么用户需求就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
  用户场景模拟:好的设计建立在对用户深刻了解之上。因此用户使用场景分析就很重要,了解产品的现有交互以及用户使用产品习惯等,但是设计人员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如果我是用户,这里我会需要什么。
  竞品分析(聆听用户心声):竞争产品能够上市并且被UI设计者知道,必然有其长处。这就是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每个设计者的思维都有局限性,看到别人的设计会有触类旁通的好处。当市场上存在竞品时,去听听用户的评论,哪怕是骂声都好,别沉迷于自己的设计中,让真正的用户说话。
  输入物:MRD、PRD、市场需求文档、市场调查报告、竞品分析文档(或其一或全部)输出物:设计初稿(或许只是几个简单的界面)设计阶段设计方法采用面向场景、面向事件驱动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面向场景是针对该产品使用场所等模拟,模拟用户在多种情况下产品使用的模拟。面向事件驱动则是对产品响应与触发事件的设计,一个提示框,一个提交按钮……这类都是对事件驱动的设计。面向对象,产品面向的用户不同对于产品的设计要求不同,不同年龄层的用户对于产品的要求不同,产品的用户定位将对UI设计师影响因素。
  输入物:交互文档(高保真原型)
  输出物:设计终稿(所有的设计稿)
  团队合作
  UI设计师交出产品设计图时,更多的配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进行截图配合。配合开发人员对于PSD格式的图片切图操作,对于不同的开发人员的要求,切图方式也有不同,UI设计师需配合相关的开发人员进行最适合的切图配合。
  输入物:设计终稿
  输出物:设计修改稿(设计稿切片)
  验证
  产品出来后,UI设计师需对产品的效果进行验证,与当初设计产品时的想法是否一致,是否可用,用户是否接受,以及与需求是否一致。都需要UI设计师验证,UI设计师是将产品需求用图片展现给用户最直接的经手人,对于产品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输入物:产品
  输出物:产品(面向用户最终版本)
  产品UI设计中夹杂着许多设计原则要求,统一公司UI设计流程,使UI设计师参与到产品设计整个环节中来,对产品的易用性进行全流程负责,使UI设计的流程规范化,保证UI设计流程的可操作性。UI设计师应该分析公司产品的特点,制定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的UI设计流程。每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UI设计师应该严格按照流程,完成每个环节的职责,确保流程准确有效的得到执行,从而提高产品的可用性,提升产品质量。
 
  手机UI设计现状趋势和基本规范
  在中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整个行业的规模越发的庞大起来,分工也逐渐细化,越来越多的专业手机UI设计机构崭露头角。“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势头不容小觑,而UI设计自然会成为树立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
  UI设计的好坏的确影响了一款APP产品的成败,要成为一款有竞争力的软件,界面设计是第一位的,界面的体验和美观是用户对一个软件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精美的界面设计、良好的用户体验使产品焕发了生命力、增进了用户的使用黏度与口碑传播,也大幅提升了产品的下载量、点击率。
  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尚处于发展初期,相信未来不久一定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而UI设计,一定会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结构的重要分支行业,成为促进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常用的Photoshop、Ai和一些3D软件是制作的常用工具,在最终输入时会需要一些模拟程序以及平台程序的支持,不过在GUI设计阶段可以暂不考虑尺寸: 建议选择240x320大小的屏幕尺寸进行设计,自由度和发挥空间会大一点概念: 设计的概念是设计中尤其重要的部分,敢于尝试新颖的交互模型和GUI视觉元素是设计的重要工作。
  设计定义
  简单来说Mobile GUI设计就是手持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狭义上来看是手机和PPC,广义上可以推广至手机,移动电视,车载系统,手持游戏机,MP3,GPS等一切手持移动设备。
  Mobile GUI的设计基于对手持设备产品的使用特性的理解,对用户的研究和对界面使用情景的深入研究。GUI的设计分为平台内置和主题设计部分,前者需要专业的designhouse根据厂家的实际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后进行整体设计,后者则可以经由任何用户进行自主设计,当然后者的设计限制和平台限制都比较大。索爱和三星以及Nokia的S60平台支持用户的Theme自定义设计。
  设计研究的流程为: 产品特性--用户心理--市场背景--图形设计策略--设计检验--实际设计投放界面基本要素
  手机界面层级: idle(待机界面) Mainmenu(主菜单) Submenu(二级菜单)Third level menu(三级菜单) 界面除了包括图标和文字外,比较重要的还有function animation(呼叫,发送信息等) 以及 function interface(计算器,日历界面等)明确意义的图标,风格鲜明的版面设计是手机界面设计的重要工作,较为流行的是以Motorola,Nokia等为代表的欧洲简单风格,以及韩国的时尚绚丽的风格。
  在更新颖的交互操作和与手机Id设计的整体结合上,韩系手机作的比较好,而在可用性和体验难度上,欧系手机则比较优秀。
  设计注意事项
  尺寸问题: 480X800,540X960,720X1280,1080X1920象素尺寸是较常见的手机屏幕尺寸,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产品要求进行设计,更大的屏幕可以有更多的交互表现和视觉元素的支持,较为自由。
  色彩问题: 由于手机lcd本身的限制,在色彩的还原程度上没有pc如此完善,因此在选用色彩时要根据使用的屏幕进行调节。
  可实现性问题: 受到硬件运算速度和内存的影响,以及不可预计的后台程序开发难度,过于复杂的效果将很难进行实现,与程序工程师和ui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