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方面来探析画册设计的特质
  从三方面来探析画册设计的特质
  画册的特质决定了设计的成败,如何提升画册设计的品格则至关重要。我们从版式结构方面分析了设计方法,将继续从画册独特性和画册色调来展开阐述。
  我们正处于传媒时代,各类宣传画册五花八门,如果画册设计缺乏独特性,将会被淹没。独特性并不是新、奇、怪,而是通过我们的设计准确表达画册的内涵和张力。
  一要简洁和单纯。这是画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要具备独特性更应该在单纯中找到突破口,使版式简洁而不简单、单纯而不单调,其关键在于设计的趣味性,它是引导我们观者的一根桥梁;二是封面设计。这是一本画册的脸面,也是画册品格的重要部分,因此对于印刷的新工艺、装帧结构的创新、版面的经营策划等都要整体考虑,同时要避免流行的样式,加强画册设计的文化意识,使封面出奇制胜、具有独特气质;三是文字的设计。这是是画册设计中最有效、最便利的元素,我们可以通过字体的大小、粗细和不同组合,使乏味的文字产生趣味感和独特性,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将中英文进行组合排列,丰富文字的设计感及画册的国际性。
  除了独特性,画册色调的匠心也必不可少。一个没有色调的绘画作品是失败的,同理一个没有色调的画册设计也是失败的。而且画册的色调不是随意确定的,它取决于设计对象。
  首先是行业特点决定色调。色彩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性,电子产品常常用黑色和蓝色调,表现科技和探索;餐饮行业常用橙黄色调,表现新鲜和食欲;美容产品则常用粉色,表现青春和美丽;而医院常用蓝绿色,表现安静和修养等。在这些人们已经认可的色调里,如何把握好画册设计的趋同性和个性是关键。因为同一个色调中的差别也是很大,比如绿色调有蓝绿、黄绿、橄榄绿,翠绿、深绿等,这种差别给人的感受不一样,所以在画册设计中除了遵循行业特色外,还要了解具体企业和产品特色,才能设计出独特的品格。
  其次是黑、白、灰的应用。这是提高设计品格的不变法宝,黑白灰的中性色性稳健而高贵,可以调和版面色彩之间的矛盾,又可以给观者带来经典的感受。
  最后要限制色彩种类。这在画册设计中是提高画册品格的有效办法,如果画册中色彩过多,就会失去色调。当然我们不是只能用一种色彩,而是要控制色彩的品种,使画册达到单纯而易记的品格。

  画册设计印刷时需注意的事项包括什么?
  我国画册设计的重点仍然停留在封面上,缺乏设计的有机系统性。而没有一个有机的整体战略眼光,是不会设计出一个好封面的。所以,我国画册设计界应尽快从单纯封面设计的误区中走出来,进入有机整体设计,画册评奖也应以有机整体设计为标准。
  画册设计在强调多元性和设计家个性特点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忽略“类性”的误区,以至于画册设计界限全然混淆,眼花缭乱的脸面造成读者选择的困难。同时,在华丽精工的表象下,又隐藏着精神的贫乏与倦怠。本来图像信息化、网络化形成的资源共享,应丰富画册设计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然而其负面作用却降低了画册设计的门槛,画册被简化为图文拼版,这就为低俗设计或根本不懂艺术的设计大开了方便之门,导致精装画册设计的类风格被淹没在五花八门的图像之中。
  国家现在正在强化体制改革,许多出版业乃至电视剧的制作都开始走向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经营,一些敏感的画册设计家也辞掉公职,率先成立工作室,拓展了个人发展的空间。而大部分画册设计家仍甘于在各个出版社扮演着边缘角色,服从于多重指令,陷入可有可无的被动境地。为什么不能勇敢地走出围城,迈向市场,打造产业,放飞梦想呢?而就整个画册设计界而言,应该脱离政府计划经济体制,依靠市场化良性调控,把人力、精力、智力、财力集中起来,成立中国平面设计集团。
  在画册设计领域里,画册设计家的创造性设计常常被有关领导的个人意志所左右,以至于发生好的创意被否定,蹩脚的方案却被认可。另外,画册设计还要受发行部门的制约,为了迁就市场对流行文化低俗口味的偏好,设计家不得不做违心的设计。那么,如何既尊重领导,又提高领导;既适应潮流,又引导潮流,尽快从屈从“权”和“利”的误区中走出来,提高中国画册设计的文化品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画册设计国际化趋向使画册设计要求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为适应画册国际化时代的到来,画册开本、插图和版式尽量要与国际接轨。从思想认识上发生改变。
  精装画册设计印刷的展览和评奖,应该向观众全面展示画册设计从里到外的整体设计水平。所以,画册设计的陈列必须是开放式的,即运用多媒体的方式、画册展开的方式、局部放大的方式、旁加评点的方式、旋转书架的方式、动态展示的方式,向观众全方位展示设计的精髓,通过设计家与读者的互动式交流,在传播设计文化内蕴的同时,促进画册设计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