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如何激发别人的购买欲?
  包装设计如何激发别人的购买欲?
  设计路上真是满满的套路,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包装设计元素提取的套路,掌握这些套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拿什么元素来设计包装了。
  1.以产品的主要成分作为设计元素。(产品说:我是聚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这种包装设计是最常见的,食品、日化品的包装设计比较适合采取这种方法。以产品主要成分作为设计表现,能够让消费者很直观的从包装上看到该产品的原材料是什么、是一款什么类型的产品。而且很多产品的原材料本身就很好看,容易设计出漂亮的包装。
  2.根据品牌调性提炼相关元素。(产品说:我是贵族,屌丝奏凯)品牌调性其实就是品牌给消费者的直观感觉,比如文艺、小清新、复古、阳刚、时尚、严肃、好玩等都属于品牌调性。有些产品的原材料可能并不是具体的实物、或者不具备装饰性,比如女性用品、化学用品等等,这时候设计师经常需要根据品牌的形象提炼设计一个主视觉图形,当然有时候也是因为设计想追寻不那么大众的设计而采用此方法。
  3.以产品的原产地提炼设计元素。(产品说:我的原材料都是极好的)有一些地方以盛产某种产品、产品原材料而闻名,该类产品、原料是否来源于这些地方被视为产品是否高质量、纯正的依据。比如:最好的冬虫夏草来自青藏高原,霍山盛产赤芝,云南盛产玉器、瑞士的手表最为闻名等等。所以当某些品牌的产品、原材料具有原产地优势时,通常会把原产地当成此类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也被设计在包装上。
  4.根据产品的功效或用途提炼设计元素。(产品说:你有病吗?我有药)对于那些有明显功效,又不是太让大家熟知的产品来说,以产品的功效来设计包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能够很快的让消费者了解,这个产品有什么作用。从视觉设计来说,以产品的功效来为创意原点,容易做出比较有创意的设计。
  5.以品牌的标志或者辅助图形作为元素。(产品说:我就是我,我是不一样的烟火)这种形式适合那些比较有知名度的品牌、或者LOGO和辅助图形比较漂亮的品牌,这种方法有利于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这样的包装也更具自己的品牌特色。
  6.以品牌的吉祥物作为元素。(产品说:小主么么哒,快点把我带走吧)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会设计自己的吉祥物,而对于那些吉祥物形象鲜明、广受大家喜爱的品牌,以吉祥物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特别适合那些儿童产品的包装设计。
  7.以主要消费对象或与消费对象相关的要素做为设计元素。(产品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女性产品就经常用女人、花、蝴蝶、羽毛等,儿童产品则一般会用动物、娃娃、小孩等作为包装设计的主要元素,这种做法比较贴合产品属性,容易吸引目标消费群,但用不好会设计出太过于大众的设计。
  8.直接以产品作为设计元素。(产品说:我看起来就很好吃有木有)食品包装比较常用这类表现手法,适合于产品本身颜值比较高的品牌,比如我们常见的饼干、零食、水果等包装。垂涎欲滴的食物图片是吸引吃货的最有效武器,不过对摄影师和修图师要求比较高。
  9.以产品的生产过程设计元素。(产品说:都来看看我是怎么炼成的)这种表现手法在茶叶包装上比较多见,此种做法能够容易给人一种专业、具有文化底蕴的感觉,一般会采用手绘或者线描的形式来表现。
  10.以品牌或产品故事作为设计元素。(产品说:记得那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大部分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很多产品也有关于它们的来历或者传说,这都是设计师设计包装的灵感来源。比如月饼包装就喜欢用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为设计元素。
  11.根据产品的属性提炼元素。(产品说:能猜到我是什么吗?有点想象力好不好)比如药品包装会经常用到化学、生物之类的抽象元素;而电子产品的包装大多要求比较简洁、且具有科技感,所以经常采使用色块、光之类的元素;礼品盒包装要求比较喜庆,会经常用到蝴蝶结或丝带等。
  12.以与产品直接相关的东西作为设计元素。(产品说:没听过麦当娜?那她弟弟麦当劳听过吧)很多产品并不好直接表现出来,反而跟他们直接相关的一些东西更好表现,而且当我们看到这些东西时立马可以想到这是什么产品,比如看到茶具就知道是茶叶,看到泡泡就知道是洗护之类的产品。

  包装设计侧重哪方面?
  时下,随着年轻人渐行渐远的探索自我,对品牌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予了新机会。而现在我们常常提到的机会,更多是来自品牌能否与目标消费群体个体需求的吻合度,以及行为转换意识。如今,人们将更多的对自我的探索渗透到兴趣当中,工作和独立思考,并且以体验为重心,这意味着传统的产品和服务形态要发生大的变化。而品牌的角色也不再仅仅是提供光鲜的标示,而是提供切实的工具和方法,亦师亦友,陪伴年轻人去探索和实践自己的兴趣。那么,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包装设计都需要考虑什么呢?
  1、能够讲述和实践品牌自己的价值观。
  个体时代,没有价值观的品牌,将不会被记住。如今的品牌需要有生动可信的故事,有美好的愿景和明确导向性的价值观,创意独特的产品包装设计,具备了这些才算得上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个体,才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2、能够完成从一个产品到一种兴趣的完美转型。
  有很多品牌意识到自己卖的不是“产品”,而是“生活方式”。而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品牌侧重沟通而不是服务和产品,在沟通中又侧重代表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而非真实的日常生活的体验。仿佛拥有了一个品牌,就拥有了一种生活方式。相当多的产品包装设计和品牌体验服务,都有可能成为年轻人培养兴趣,认识自我的开始。这意味着品牌要有能力把自己的产品和所在的品类,转换为一系列的兴趣养成方案,而不只是生活方式的象征物。具体来说,可以提供围绕核心产品拓展兴趣的周边系列产品,来提供大量参与式体验的机会,同时,提供情感宣泄和表达的机会;提供个体故事讲述的机会;提供创造和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3、能够从以信息为沟通到以体验为顺利转换。
  如今,很多品牌意识到,要取得年轻人的信任越来越难,并绞尽脑汁在如何改善自己的沟通,以期获得更大的信任。品牌要把沟通更多转换为年轻人直接和间接的体验,强调通过体验去沟通核心的信息。
  4、从售卖产品到建立习惯的过程十分重要。
  很多品牌抱怨今天的消费者忠诚度太低。其实,兴趣的养成,生活的管理,都面临如何帮助年轻人形成习惯自主管理的挑战。这要求品牌把使用产品的门槛降到极低,提供日常化的工具,帮助习惯的养成。
  举例来说,同样是作为兴趣养成者的品牌,在过往两年集中,Nike推动了跑步文化在中国年轻人群体中的逐步兴起。Nike以培养跑步文化而非卖跑步鞋为目标,在产品之外,大量通过线下跑步活动,提供真切的体验,培养兴趣社群,以Nike+为主的跑步工具和相关教程,逐步让跑步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习惯。
  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元素
  那些能够引起人们食欲的包装设计,必然在视觉元素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性,除了选择图案元素、文字信息、编辑排版外,如何掌控好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元素在销售过程里越来越重要。
  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形成了商品与色彩的固有概念和联想,看到某种色彩就容易联想起食品的色、香、味。在做食品包装设计时,有些色彩搭配则不会给人产生食欲感,就不适合用在食品包装上,但也不是绝对的,色彩与色彩有机的结合,协调搭配,会有出奇制胜的感觉。色彩的感情作用在食品包装上的运用十分重要。
  人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对色彩有着特别敏感的反应,由于生活经验形成了各种条件反射。不同的色彩对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同一种颜色对不同的年龄、性别、民族、环境、爱好的对象,给予的感觉也是不同的。食品包装设计要充分利用色彩给人的不同感情作用、联想作用来表达不同含义和寓意,使色彩更好地反映商品的属性,适应消费者的心理。色彩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把握人们心理的程度。要能适应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爱好和习惯,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色彩在食品包装中给人不同的感情作用,包括冷暖、轻重、软硬、厚薄、香臭、华丽、质朴等感觉。设计者往往在大量的食品包装中运用暖色系,给人以很强的食欲感。根据不同的食品特性,充分运用好冷暖色,会给包装增添光彩。轻重、软硬的感觉是色彩带给人们的心理上的感觉,它取决于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
  人们对食品的味感特别敏感,而色彩往往就关系到这种味感。如果色彩搭配得当,会给人芳香可口、垂涎欲滴的美味感。食品包装中有些设计追求富丽堂皇、雍容华贵之感,这就需要用色彩明快的颜色来表现,如宫廷食品的包装可以选用华丽、鲜艳的色彩来充分体现它的高贵感。但有些古老的传统食品或土特产,则需要表现一种乡土味或质朴感,可以运用较稳重的灰色或淡雅的色彩,来体现一种纯朴、素雅的感觉,也更加符合其商品的属性。
  事实证明,一件好的产品包装作品,其色彩效果的优劣,并不取决于用色的多和寡,关键在于对色彩的选择搭配是否合适,是否能很好地利用色彩来充分体现商品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