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设计中字体艺术的应用技巧
  封面设计中字体艺术的应用技巧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作品,一方面作为感性形象,可以见闻感知;另一方面作为理性内容,要述之于心灵,二者是统一的。是一种对感性客观事物本身的形式的认识,在这种认识里绝对理念成为关照与感觉的对象”。黑格尔为我们启迪了思路,字体被设计者用审美的眼光充分的从情感体验出发,多种美的形式表示自己的意图。
  1字体的存在形态。
  就拿汉字来说明一下,它是世界上使用最为长久、应用人数也最多、空间范围最为广泛的文字之一。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到商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汉字有秦篆、汉隶、宋体、楷书等几大字体形态。这为我们今天的封面设计提供了无限的资源。在封面设计中,我们把汉字的字体笔画或粗或细的随心而变、随美而动。灵动的画面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我很欣赏《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一书的封面设计,娟秀的蝇头小楷字体,再配以大面积的淡淡的奶黄色,左下角的一抹蒲公英花。整个画面是那样的优雅、文静,仿佛马上看到了林徽因那美丽的容颜。
  封面设计
  2字体被读者群所受控
  每一本期刊都有自己的读者群,所以,设计者在设计时就应先考虑到读者对象是什么样的人。每个人的年龄、爱好、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修养不同,对信息的获取和审美观也会不同。例如,像美容等时尚类的刊物设计要柔美,色彩要丰富,大比例的运用圆润的线条为主体,而其他的如工程技术等学术方面的封面设计会使用粗壮端正的字体。
  (1)字体的色彩处理。
  一个好的封面设计,色彩运用的恰当,会使整个封面增加不少分数,能使读者的眼中留存美好的效果。例如,婴幼儿图书的封面色彩要亮丽,色彩明度高,大幅度的色块对比,显示了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女性期刊的封面色彩就要根据女性的妩媚、端庄温柔的特征,色彩也要用柔美的色系。专业学术方面的期刊,色彩必须严肃不能浮夸。
  (2)字体在封面中如何设计。
  字体在封面中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怎样构图。一般封面设计中包括主题名称、出版发行单位、作者名称等几方面文字组成的构图元素。方法可分为横图式、纵向垂直图式、斜方图式或是密集聚焦图式。灵活运作各种图式的排列组合,设计会更加引人入胜。
  3字体在封面设计中的技巧
  字体的应用装饰使这类字体变得非常活泼,应用也很广泛。最原始简单的方法是用基本字体作为原型字体然后对文字进行立体、平行、勾画的处理,以此类推还能够推广出许多装饰方法,使文字更加美观夺目。
  4结束语
  期刊的封面设计,通过字体的艺术设计赋予了期刊封面灵魂,造就了像是具有了生命一样的身躯。字体运用平面构成中美的法则对点、线、面这些元素的排列组合,构成了期刊的要表达的思想,展示了它的具体内容,向人们传送了信息。使人们的阅读兴趣大增,还得到了美的享受。

  封面设计原则中文摘类期刊研究
  一个文摘类期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有符合读者阅读口味的高质量的内容,同时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外在形象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读者看到刊物时第一印象的主要来源。“一个刊物质量的好坏,不仅同登载的文章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它的封面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文摘类期刊一定要高度重视封面设计工作,通过优秀的封面设计来塑造自己的良好市场形象,构筑自己的读者群和社会认知。
  一、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内在品质的重要载体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的门面,也是读者对文摘类期刊的第一观感。一个期刊的封面既可以间接表达编撰者的思想和感情,也可以彰显其载体的内容和风格。每个期刊的定位和读者群都各有不同,这与期刊的内在品质密切相关。而文摘类期刊的内在品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外在的封面设计上。因此,对于读者类型多样化的文摘类期刊而言,封面设计的风格要随着读者口味的变化而改变。
  封面设计
  二、文摘类期刊封面设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封面设计对文摘类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主观上的不重视和客观上缺乏设计人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还存在着下列主要问题:
  (一)不能体现文摘类期刊的特色
  在我国目前现有的文摘类期刊中,绝大多数都是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期刊,或是情感类、益智类的文摘期刊,时政类文摘期刊所占的比重不高。不同类别的文摘期刊在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期刊的封面设计也有着极大的差别。例如,专业性、学术性的文摘类期刊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要求封面设计比较端庄大气,时政类文摘期刊的内容政治性、新闻性较强,要求封面设计要相对稳定。期刊内容的不同决定了这类期刊封面设计的整体风格必然不如情感类、益智类期刊般灵活多变。然而,现在不少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都有着向情感类、益智类期刊封面设计靠拢的态势,逐步呈现灵活多变的特点,时政类文摘期刊也有着类似的发展趋势。应该说,封面设计的这种新趋势并不利于充分体现期刊自身的特点,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期刊的视觉美没有充分体现
  文摘类期刊一般是每月一期或是每周一期,中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设计者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对期刊的封面进行艺术设计。期刊的封面设计“要讲究均衡或对称、对比、衬托与调和、分散与呼应、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例等形式美法则,要经得起审美推敲,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然而,目前很多文摘类期刊都没有按照上述视觉美的要求进行封面设计。例如,有的文摘类期刊封面列出了很多文章的标题和图片,但标题和图片的排列却完全没有遵循任何的艺术规律,它们像是散落的棋子,被随意的编排在封面的某一个角落。有的甚至没有以一种恰当的形式把年份和刊期等重要信息排列在合适的位置,以至于读者要找到期刊名称以及出版年份、刊期等信息都必须进行地毯式搜索,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美感。
  (三)期刊的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水平差异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跟各期刊的重视程度有关。《读者》、《特别关注》等社会知名度比较高的文摘类期刊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封面设计工作,他们拥有高素质的封面设计人才,形成了相对稳定且灵活多变的设计风格。然而,我国很多文摘类期刊都存在着缺乏专业的封面设计人员、封面设计的专业水平较低等问题,这就导致期刊封面设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了文摘类期刊的正面发展。
  三、文摘类期刊应坚持的封面设计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是文摘类期刊非常重要的封面设计原则,也是文摘类期刊封面设计的首要原则。“封面设计的形象又和它所办的刊物定位有关,而刊物封面的定位又受刊物内容的制约,它们各自互相独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只有通过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反映出该刊物的独特内容,进而与其他刊物产生明显区别,读者才会由最初的好奇阅读进入到持续的兴趣阅读,最后实现对该刊物的长期阅读。具体说来,文摘类期刊个性化的封面设计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明显的地方性。
  任何一个文摘类期刊都应该具有地方性,而不应简单地把国外的风景或图片当作自己的封面。如果条件允许,一个文摘类期刊甚至可以选取本地的自然风光图片或是能够体现本地风土人情的图片作为自己的封面。这样既可以展示该期刊所在地的风景及文化特色,同时,其独特的图片展示也能够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刊物的内容。
  2.可理解性。
  由于文摘类期刊的读者群是非常广泛的,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对期刊的审美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既要兼顾高层次读者对该刊物较高品味的要求,也要充分注意考虑中低层次读者对刊物内容通俗易懂的需要。因此,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不能采取太过抽象的绘画等形式来展现模糊的含义。
  3.针对性。
  期刊封面的设计者要充分考虑该期刊受众的群体特征。以《学术界》为例,由于该期刊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学术界展开,因此,它的封面所采用的图片多来源于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或是知名人士。这种封面设计的方式就很能体现该刊物的主要特点。对于期刊的设计者而言,只有具备一定的生活感受和知识积累,懂得和熟悉不同类别读者的心理和审美特征,才能在封面设计中表现出恰如其分的艺术效果。
  (二)视觉美原则
  视觉美原则是指期刊的封面设计让人看起来拥有审美的愉悦感,从而产生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和念头。具体说来,视觉美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体设计的视觉美。
  在一个期刊的封面设计中,刊名、出版年份、刊期等需要体现在封面上的文字信息要尽可能的简练、一目了然。同时,字体的大小和色彩要与封面相协调,期刊的年份和刊期等信息的位置要突出,以便于读者阅读和查找。
  2.图形设计的视觉美。
  文摘类期刊封面的图形设计可以利用很多要素,如绘画、摄影照片等,既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写实的。但通常情况下,由于文摘类期刊所面向的读者群很广泛,因此,考虑到受众的审美需求,其封面设计多采用让人比较容易理解和体会图形设计美感的写实手法,促使读者对刊物产生阅读好感和兴趣。
  3.封面色彩设计的视觉美。
  色彩对展现一个期刊的个性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由于不同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封面的色彩设计一定要与文摘类期刊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不同读者的心理特征,通过视觉生理、心理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调和来合理搭配不同的色彩。
  (三)稳定性原则
  在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中,保持期刊封面设计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有些期刊每一期的封面设计都在图形、颜色、风格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这让人很难记住这些期刊的符号特征。任何一个文摘类期刊的封面设计都代表着这个期刊的社会形象,要想获得读者对一个期刊的稳定认知和理解,文摘类期刊就需要保持封面设计形式和内容的基本稳定,不能轻易调整封面设计的总体框架和形式。如果一个文摘类期刊总是频繁地调整封面设计,那么读者就很容易失去对这个期刊的稳定认知,从而影响读者对该期刊的忠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