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的时代创新理念是什么?
包装设计的时代创新理念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包装其实是一种营销工具,它是您的顾客在购买您的产品前看到的最终的营销信息。包装理念的发展,同时反映出了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小编去认识一下新时代里的包装理念。
一、新产品技术需求的因素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新产品不断出现,有些新产品所涉及的是人类以前尚未涉及到的新领域。比如说微电子、超导体、生物基因制品、纳米产品等。这些新产品对包装设计本身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保护、保存这些产品,如何让它们安全地进人流通领域,又如何能在商业销售中取得成功。这些新的课题促进了包装结构、新材料、视觉传递等方面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从而适应新产品和时代的需要。色彩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效果.
随着产品自身技术的进步,同样对包装设计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举一个医疗包装的例子,献血用的采血袋。为了保持血液的新鲜,血液中的活性细胞需要“呼吸”,所以,包装材料采用了具有透气性的盐化聚乙烯料袋,这种材料柔软,易加工,与输血管的连接性也很好,不像玻璃瓶那样易碎,而且透明度好,卫生检验也很便利,是理想的医疗容器。如果我们仔细看空的血袋,会发现里面有透明的液体,并夹杂着气泡,这是防止血液凝固,并提供血液中红血球所需营养成分的保存液,它提供了血液保存的环境。这种塑料采血袋包装从1980年开始使用,替代了以往的玻璃瓶,普遍应用于血液的保存。
但是,血液中的血浆、血小板、红血球这三种主要成分的保存环境是不相同的。在同一血液里,血小板的寿命最短,在20~24℃的室温下只能保存72小时,红血球在4~6℃的冷库中能保存2l天,血浆则最好在-20℃的冷藏环境中保存,如果能将它们分类保存的话,是最理想的。最近,人们采用了新的包装方法,在血袋外接上三个子血袋,利用分离设备,按照相对密度的不同将血浆、血小板和红血球分离并分装到不同的子血袋中。由于这种新技术的出现,在采血过程中就可以实现“成分献血”,比如说,采血过程中只采集血小板,其它成分再返回到献血者的体内。用这种方法,在一个献血者体内,一次可以正常采集到的血小板相当于以前10~20人血液中的血小板采集量。
二、消费理念发展的因素
包装设计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从消费者使用、喜好的角度考虑是包装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因此,消费理念的变化对包装设计理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进入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20世纪包装的发展来看,像pop式包装、便携式包装、易拉罐、压力喷雾包装、真空包装等的出现,无一不是消费需求所导致的结果。如今网络时代已来临,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上交易、网上购物等新的消费形态也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相关硬件技术的进步,包装设计随之而来也必将面临更大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和效率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在商品包装上更加要求体现出便利性、简洁性。尤其是食品类,大量的半成品、冷冻食品、熟食制成品、微波食品涌现出来以适应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包装设计也随之在结构、材料、功能上配合着这种变化。现在,随着微波炉的家庭普及,微波食品也越来越多,这促使冷冻食品和蒸煮食品的日趋多样化。使用便利、可以直接适合微波加热的各种包装材料不断出现。这种包装材料目前主要采用了透气性的特殊乙烯材料,在食品加热时,蒸汽在包装内压力上升,由于具有透气性而不至于爆裂。在国外,微波食品包装上都明显标注有可直接微波加热的标记。此外,还出现了可以将点心烤得焦黄的包装材料,这种材料是由纸、导电性材料和耐热性材料三层构成的。在微波炉中烘烤时,微波炉中的微波通过材料中的导电性材料传递热量,从而将点心烤得焦黄可口。
在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自动售货机遍布大街小巷和地铁车站。我国这些年也开始发展自动售货,将来必将非常普及,包装设计为了适应自动售货的特点,也会相应地在结构上发生变化。种种消费理念的变化,都会给包装设计理念提出全新的课题和挑战。
三、流通发展的因素
流通手段的现代化可以使世界逐渐地“变小”,如今,人们可以在商场里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如从美国来的牛肉、法国来的水果、挪威来的三文鱼等。这些都依赖于流通领域的高效率和先进的包装运输水平。贸易的国际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包装设计行业也要适应这种国际发展的趋势。包装要使商品在流通中不受气温、干湿、挤压、振荡、光照、腐蚀的影响,还要适应现代标准化的集装、存储、运输以提高效率。这些都需要设计人员拿出更加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案,包装材料和包装结构的应用更要科学合理。
其实,人们不断在利用科技手段来适应新的流通需要,针对每一种商品的特征,都有许多通过经验积累和研究所得来的方法。比如,在新鲜水果的流通过程中,人们就总结出了很好的保鲜手段。水果从收获到我们的口中是一个有生命的过程,人们为了防止水果在流通过程中老化而让其保持新鲜,想过很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把从植物本身产生的乙烯、乙醛、乙醇等有害物质去除掉。
具体方法是在水果包装中放置可以吸收这些气体的物质。不同品种的水果,它们产生出的有害气体的量也不同。植物同动物一样,要吸收酸素,呼出二氧化碳,因此,也使生命逐渐老化。人们在相对密封的包装箱中,放置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使包装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酸素的浓度下降,从而导致水果不能够正常呼吸。动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窒息死亡,但植物只是减少了呼吸而已,它可以继续生长,但是寿命却得到了延长。利用植物的这种特性可以有效地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包装设计不断地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来满足流通的需要, 也正是流通的发展促使了包装设计理念的发展。
四、市场营销发展的因素
市场营销是立足于消费心理基础上的销售科学。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逐步规范,消费者仅从产品质量上已经不容易分出高低,在这种情况下,拿什么去说服消费者呢?必须找到自己商品的个性所在,即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或者是创造出这个不同之处平装无线胶订联动线装机量调查,说白了就是要找到商品的卖点。
巧克力的卖点是“只溶于口,不溶于手”,这个卖点放在了产品特性上。还有许多产品把卖点通过包装上的形象传达给消费者,像来自哥伦比亚的咖啡,来自法国的葡萄酒等,一般都会在包装设计中通过使用具有原产地风情的图形将这个信息传递出来。有些产品中使用的特殊原材料、配方或新的加工工艺,一般也会作为包装设计的特点体现出来。
营销策略往往会抓住消费者心理的一些变化来推陈出新。2000年期间,日本频繁发生较强烈的地震,有谣传说近期日本会有大的地震,这使人们联想起关东大地震和几年前阪神大地震的可怕景象。日清食品公司抓住这个时机,推出了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保存期为10年的金属罐包装的方便面,日本人爱吃面条,而且也可以将其作为预防震灾的储备食品。这个独特的“卖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使这一销售策划取得了成功。

平面包装盒设计方法有哪些?
现代包装设计已经融入到广大民众的心中,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在对商品质量不了解的情况下,首先看的是那些包装精美的产品。可以说,商品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包装设计对于商品和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常见的包装设计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一、“传统”的概念“传统”主要是指人类的传统文化而言。而传统文化是人类在过去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逐渐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也是已有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后人不断继承与发展前人知识及技能的基础。
包装设计各个地区或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与各个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等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沿海地区的传统文化与内陆地区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会有较大的差异。而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的传统文化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不同的时代之间也会有文化上的差异。包装设计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或出现的新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成了新的传统。就以我国的文字演变为例,金文、石鼓文相对于象形文字而言,是当时一种在继承了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文字,但相对于大篆、小篆而言,则又成了传统的文字形式。以此类推,隶书、楷书在汉代、唐代也曾都是很为流行的新文字书写形式,但对于现代来说,也部分成了传统的文字书写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再例如我国各个历史时代的服饰,唐、宋时代既继承了汉代的服饰中的不少传统,又有很多自己时代的新意;而元、清时代的服饰则更多地带有蒙族、满族服饰传统的成份,与其他时代有着较大的区别。
各个不同民族或人种之间也同样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包装设计这主要是因为在远古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生产力非常低下,不同血统、不同人类种群(部落)之间,各有自己的领地或势力范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再加之他们相互不了解,不能较好地一起共处(近代非洲及美洲一些内陆腹地、原始森林中的一些落后部族之间还存着这种现象),从而在信仰、宗教、语言、文化、生活习性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差别,因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从我国各个不同民族的不同服饰及婚丧嫁娶的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各个不同地或国家、不同民族或人种之间的传统文化,包装设计随着地理位置的推移与渐变、随着人类因智商的提高、互相逐渐杂居与较好地和平共处,相互之间也就必然产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我国是一个具有六七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起了既厚且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我们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才能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统产品”的概念“传统产品”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包装设计(如无锡的泥人工艺品、油面筋及酱汗排骨等食品;苏州的松子糖、卤汗豆腐干食品、苏绣、檀香扇工艺品等;党旗的大麻糕、萝卜干;宜兴的紫砂茶具、南京的盐水鸭、板鸭等;安徽省的宣纸与墨、砚等;山东省潍坊的风筝等等)、民族特色(如回民族的清真食品、藏族的腰刀、酥油茶等;广西壮族的绣球工艺品;贵州蜡染与木雕面具工艺品等等)、时代特色(具有悠久历史如镇江的陈醋、丹阳的封缸酒、泸州的老窖酒、贵州的茅台酒、兰陵美酒、杜康酒等等。当然,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一般是紧密相联的)。而其他地方、民族或各个不同的时代所没有的产品。
因此,传统产品的包装就应该以各种方式或手法来充分体现传统产品的特色,借助包装来较充分地传达地域、民族及时空的信息,体现包装的文化内涵与 意境。反过来说传统产品的包装也就必定会体现出产品及产品所在地的传统文化信息,如此也就体现了传统的风格。
三、传统风格包装设计的创意思路工业设计自包豪斯时代以来,最主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为社会大众的生活设计“美”,即工业设计的一切成果都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与享用。因此,研究广大消费者所能接受的创意“语汇”,是我们广大包装设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所谓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创意,就是要以引人入胜的、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内涵及高度形式美感的传统文化素材,经过精心的构思,设计出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推销商品、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的创意“语汇”。传统风格包装的设计,也不仅是单纯地运用传统形式,而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的精神面貌与自立于民族之林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广大消费者所继承下来的中国千百年以来的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
基于以上的阐述,我们在着手进行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时,就应针对传统产品这一被包装的对象,充分挖掘与之相关联的传统文化要素来进行创意构思。而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要素,是指组成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如中国的传统书法(不同风格的正楷、草书、隶书、篆书等);包装设计国画(不同风格的工笔、写意、泼墨画);年画(如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等);版画;雕刻(木雕、竹雕、砖雕、瓦当及玉石雕刻等);不同风格流派的剪纸艺术;漆画、磨漆画;蜡染、扎染艺术;刺绣艺术等等。
三种表现产品形象的包装设计手法是什么?
不管是什么设计,都要有自己的表现方式,在构思创作的时候,很难有一个固定的公式,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从构思到成型,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补充。思考的问题无非就是要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如何在表现的时候抓住重点,找到主攻目标后还要有具体确定的突破口,我们先来看看包装设计有哪些表现手法吧。
1、直接表现
直接表现是指表现重点是内容物本身。包括表现其外观形态或用途、用法等。最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摄影图片或开窗来表现。
除了客观地直接表现外,还有以下一些运用辅助性方式的直接表现手法。
衬托:这是辅助方式之一,可以使主体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衬托的形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处理中注意不要喧宾夺主。
对比:这是衬托的一种转化形式,可以叫作反衬,即是从反面衬托使主体在反衬对比中得到更强烈的表现。对比部分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在直接表现中,也可以用改变主体形象的办法来使其主要特征更加突出,其中归纳与夸张是比较常用的手法。
归纳:归纳是以简化求鲜明,而夸张是以变化求突出,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对主体形象作一些改变。夸张不但有所取舍,而且还有所强调,使主体形象虽然不合理,但却合情。这种手法在我国民间剪纸、泥玩具、皮影戏造型和国外卡通艺术中都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这种表现手法富有浪漫情趣。包装画面的夸张一般在注意可爱、生动,有趣的特点,而不宜采用丑化的形式。
夸张:归纳是以简化求鲜明,而夸张是以变化求突出,二者的共同点是对主体形象作一些改变。夸张不但有所取舍,而且还有所强调,使主体形象虽然不合理,但却合情合理。这种手法在我国民间剪纸、泥玩具、皮影造型和国外卡通艺术中都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这种表现手法富有浪漫情趣。包装画面的夸张一般要注意可爱、生动、有趣的特点,而不宜采用丑化的形式。
特写:这是大取大舍,以局部表现整体的处理手法,以使主体的特点得到更为集中的表现。设计中要注意所取局部性。
2、间接表现
间接表现是比较内在的表现手法。即画面上不出现在表现的对象本身,而借助于其它有关事物来表现该对象。这种手法具有更加宽广的表现,在构思上往往用于表现内容物的某种属性或牌号、意念等。
就产品来说,有的东西无法进行直接表现。如香水、酒、洗衣粉等。这就需要用间接表现法来处理。同时许多或以直接表现的产品。为了求得新颖、独特、多变的表现效果,也往往从间接表现上求新、求变。
间接表现的手法是比喻、联想和象征。
比喻:比喻是借它物比此物,是由些及彼的手法,所采用的比喻成分必须是大多数人所共同了解的具体事物、具体形象,这就要求设计者具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文化修养。
联想:联想法是借助于某种形象引导观者的认识向一定方向集中,由观者产生的联想来补充画面上所没有直接交代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由些及彼的表现方法。 人们在观看一件设计伤口时,并不只是简单地视觉接受,而总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一定心理活动的意识,取决于设计的表现,这是联想法应用的心理基础。 联想法所借助的媒介形象比比喻形象更为灵活,它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各种具体的,抽象的形象都可以引起人们一定的联想,人们可以从具象的鲜花想到幸福,由蝌蚪想到青蛙,由金字塔想到埃及,由落叶想到秋天等等。又可以从抽象的木纹想到山河,由水平线想到天海之际,由绿色想到草原森林,由流水想到逝去的时光。窗上的冰花等都会使人产生种种联想。
象征:这是比喻与联想相结合的转化,在表现的含义上更为抽象,在表现的形式上更为凝咎。在包装装潢设计,主要体现为大多数人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用以表达牌号的某种含义和某种商品的抽象属性。象片法与比喻和联想法相纟,更加理性、含蓄。如用长城与黄河象征中华民族,金字塔象征埃及古老与文明,枫叶象征加拿大等等。作为象征的媒介在含义的表达上应当具有一种不能任意变动的永久性。在象征表现中,色彩的象征性的运用也很重要。
装饰:在间接表现方面,一些礼品包装往往不直接采用比喻、联想或象征手法,而以装饰性的手法进行表现,这种"装饰性"应注意一定的向性,用这种性质来引导观者的感受。
3、表现形式
表现的形式与手法都是解决如何表现的问题,形式是外在的武器、是设计表达的具体语言、是设计的视觉传达。表现形式的考虑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主体图表与非主体图形如何设计;用照片还是绘画;具象还是抽象;写实还是写意;归纳还是夸张;是否采用一定的工艺形式;面积大小如何等。
色彩总的基调如何;各部分色块的色相,明度,纯度如何把握,不同色块相互关系如何,不同色彩有面积变化如何等。
牌号与品名字体如何设计;字体的大小如何。
商标、主体文字与主体图形的位置编排如何处理;形、色、字各部分相互构成关系如何;以一种什么样的编排来进行构成。
是否要加以辅助性的装饰处理;在使用金、银和肌理、质地变化方面如何考虑等等。这些都是要在形式考虑的全过程中加以具体推敲。
包装设计要求设计者要有丰富的有关商品、市场的住处及生活的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积累越多,构思的天地越广,路子也越多,重点的选择亦越有基础。
从本质上来说,包装其实是一种营销工具,它是您的顾客在购买您的产品前看到的最终的营销信息。包装理念的发展,同时反映出了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小编去认识一下新时代里的包装理念。
一、新产品技术需求的因素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新产品不断出现,有些新产品所涉及的是人类以前尚未涉及到的新领域。比如说微电子、超导体、生物基因制品、纳米产品等。这些新产品对包装设计本身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保护、保存这些产品,如何让它们安全地进人流通领域,又如何能在商业销售中取得成功。这些新的课题促进了包装结构、新材料、视觉传递等方面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从而适应新产品和时代的需要。色彩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效果.
随着产品自身技术的进步,同样对包装设计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举一个医疗包装的例子,献血用的采血袋。为了保持血液的新鲜,血液中的活性细胞需要“呼吸”,所以,包装材料采用了具有透气性的盐化聚乙烯料袋,这种材料柔软,易加工,与输血管的连接性也很好,不像玻璃瓶那样易碎,而且透明度好,卫生检验也很便利,是理想的医疗容器。如果我们仔细看空的血袋,会发现里面有透明的液体,并夹杂着气泡,这是防止血液凝固,并提供血液中红血球所需营养成分的保存液,它提供了血液保存的环境。这种塑料采血袋包装从1980年开始使用,替代了以往的玻璃瓶,普遍应用于血液的保存。
但是,血液中的血浆、血小板、红血球这三种主要成分的保存环境是不相同的。在同一血液里,血小板的寿命最短,在20~24℃的室温下只能保存72小时,红血球在4~6℃的冷库中能保存2l天,血浆则最好在-20℃的冷藏环境中保存,如果能将它们分类保存的话,是最理想的。最近,人们采用了新的包装方法,在血袋外接上三个子血袋,利用分离设备,按照相对密度的不同将血浆、血小板和红血球分离并分装到不同的子血袋中。由于这种新技术的出现,在采血过程中就可以实现“成分献血”,比如说,采血过程中只采集血小板,其它成分再返回到献血者的体内。用这种方法,在一个献血者体内,一次可以正常采集到的血小板相当于以前10~20人血液中的血小板采集量。
二、消费理念发展的因素
包装设计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从消费者使用、喜好的角度考虑是包装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因此,消费理念的变化对包装设计理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进入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20世纪包装的发展来看,像pop式包装、便携式包装、易拉罐、压力喷雾包装、真空包装等的出现,无一不是消费需求所导致的结果。如今网络时代已来临,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上交易、网上购物等新的消费形态也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相关硬件技术的进步,包装设计随之而来也必将面临更大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和效率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在商品包装上更加要求体现出便利性、简洁性。尤其是食品类,大量的半成品、冷冻食品、熟食制成品、微波食品涌现出来以适应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包装设计也随之在结构、材料、功能上配合着这种变化。现在,随着微波炉的家庭普及,微波食品也越来越多,这促使冷冻食品和蒸煮食品的日趋多样化。使用便利、可以直接适合微波加热的各种包装材料不断出现。这种包装材料目前主要采用了透气性的特殊乙烯材料,在食品加热时,蒸汽在包装内压力上升,由于具有透气性而不至于爆裂。在国外,微波食品包装上都明显标注有可直接微波加热的标记。此外,还出现了可以将点心烤得焦黄的包装材料,这种材料是由纸、导电性材料和耐热性材料三层构成的。在微波炉中烘烤时,微波炉中的微波通过材料中的导电性材料传递热量,从而将点心烤得焦黄可口。
在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自动售货机遍布大街小巷和地铁车站。我国这些年也开始发展自动售货,将来必将非常普及,包装设计为了适应自动售货的特点,也会相应地在结构上发生变化。种种消费理念的变化,都会给包装设计理念提出全新的课题和挑战。
三、流通发展的因素
流通手段的现代化可以使世界逐渐地“变小”,如今,人们可以在商场里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如从美国来的牛肉、法国来的水果、挪威来的三文鱼等。这些都依赖于流通领域的高效率和先进的包装运输水平。贸易的国际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包装设计行业也要适应这种国际发展的趋势。包装要使商品在流通中不受气温、干湿、挤压、振荡、光照、腐蚀的影响,还要适应现代标准化的集装、存储、运输以提高效率。这些都需要设计人员拿出更加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案,包装材料和包装结构的应用更要科学合理。
其实,人们不断在利用科技手段来适应新的流通需要,针对每一种商品的特征,都有许多通过经验积累和研究所得来的方法。比如,在新鲜水果的流通过程中,人们就总结出了很好的保鲜手段。水果从收获到我们的口中是一个有生命的过程,人们为了防止水果在流通过程中老化而让其保持新鲜,想过很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把从植物本身产生的乙烯、乙醛、乙醇等有害物质去除掉。
具体方法是在水果包装中放置可以吸收这些气体的物质。不同品种的水果,它们产生出的有害气体的量也不同。植物同动物一样,要吸收酸素,呼出二氧化碳,因此,也使生命逐渐老化。人们在相对密封的包装箱中,放置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使包装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酸素的浓度下降,从而导致水果不能够正常呼吸。动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窒息死亡,但植物只是减少了呼吸而已,它可以继续生长,但是寿命却得到了延长。利用植物的这种特性可以有效地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包装设计不断地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来满足流通的需要, 也正是流通的发展促使了包装设计理念的发展。
四、市场营销发展的因素
市场营销是立足于消费心理基础上的销售科学。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逐步规范,消费者仅从产品质量上已经不容易分出高低,在这种情况下,拿什么去说服消费者呢?必须找到自己商品的个性所在,即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或者是创造出这个不同之处平装无线胶订联动线装机量调查,说白了就是要找到商品的卖点。
巧克力的卖点是“只溶于口,不溶于手”,这个卖点放在了产品特性上。还有许多产品把卖点通过包装上的形象传达给消费者,像来自哥伦比亚的咖啡,来自法国的葡萄酒等,一般都会在包装设计中通过使用具有原产地风情的图形将这个信息传递出来。有些产品中使用的特殊原材料、配方或新的加工工艺,一般也会作为包装设计的特点体现出来。
营销策略往往会抓住消费者心理的一些变化来推陈出新。2000年期间,日本频繁发生较强烈的地震,有谣传说近期日本会有大的地震,这使人们联想起关东大地震和几年前阪神大地震的可怕景象。日清食品公司抓住这个时机,推出了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保存期为10年的金属罐包装的方便面,日本人爱吃面条,而且也可以将其作为预防震灾的储备食品。这个独特的“卖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使这一销售策划取得了成功。

平面包装盒设计方法有哪些?
现代包装设计已经融入到广大民众的心中,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在对商品质量不了解的情况下,首先看的是那些包装精美的产品。可以说,商品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包装设计对于商品和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常见的包装设计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一、“传统”的概念“传统”主要是指人类的传统文化而言。而传统文化是人类在过去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逐渐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也是已有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后人不断继承与发展前人知识及技能的基础。
包装设计各个地区或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与各个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等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沿海地区的传统文化与内陆地区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会有较大的差异。而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的传统文化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不同的时代之间也会有文化上的差异。包装设计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或出现的新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成了新的传统。就以我国的文字演变为例,金文、石鼓文相对于象形文字而言,是当时一种在继承了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文字,但相对于大篆、小篆而言,则又成了传统的文字形式。以此类推,隶书、楷书在汉代、唐代也曾都是很为流行的新文字书写形式,但对于现代来说,也部分成了传统的文字书写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再例如我国各个历史时代的服饰,唐、宋时代既继承了汉代的服饰中的不少传统,又有很多自己时代的新意;而元、清时代的服饰则更多地带有蒙族、满族服饰传统的成份,与其他时代有着较大的区别。
各个不同民族或人种之间也同样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包装设计这主要是因为在远古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生产力非常低下,不同血统、不同人类种群(部落)之间,各有自己的领地或势力范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再加之他们相互不了解,不能较好地一起共处(近代非洲及美洲一些内陆腹地、原始森林中的一些落后部族之间还存着这种现象),从而在信仰、宗教、语言、文化、生活习性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差别,因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从我国各个不同民族的不同服饰及婚丧嫁娶的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各个不同地或国家、不同民族或人种之间的传统文化,包装设计随着地理位置的推移与渐变、随着人类因智商的提高、互相逐渐杂居与较好地和平共处,相互之间也就必然产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我国是一个具有六七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起了既厚且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我们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才能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统产品”的概念“传统产品”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包装设计(如无锡的泥人工艺品、油面筋及酱汗排骨等食品;苏州的松子糖、卤汗豆腐干食品、苏绣、檀香扇工艺品等;党旗的大麻糕、萝卜干;宜兴的紫砂茶具、南京的盐水鸭、板鸭等;安徽省的宣纸与墨、砚等;山东省潍坊的风筝等等)、民族特色(如回民族的清真食品、藏族的腰刀、酥油茶等;广西壮族的绣球工艺品;贵州蜡染与木雕面具工艺品等等)、时代特色(具有悠久历史如镇江的陈醋、丹阳的封缸酒、泸州的老窖酒、贵州的茅台酒、兰陵美酒、杜康酒等等。当然,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一般是紧密相联的)。而其他地方、民族或各个不同的时代所没有的产品。
因此,传统产品的包装就应该以各种方式或手法来充分体现传统产品的特色,借助包装来较充分地传达地域、民族及时空的信息,体现包装的文化内涵与 意境。反过来说传统产品的包装也就必定会体现出产品及产品所在地的传统文化信息,如此也就体现了传统的风格。
三、传统风格包装设计的创意思路工业设计自包豪斯时代以来,最主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为社会大众的生活设计“美”,即工业设计的一切成果都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与享用。因此,研究广大消费者所能接受的创意“语汇”,是我们广大包装设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所谓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创意,就是要以引人入胜的、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内涵及高度形式美感的传统文化素材,经过精心的构思,设计出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推销商品、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的创意“语汇”。传统风格包装的设计,也不仅是单纯地运用传统形式,而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的精神面貌与自立于民族之林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广大消费者所继承下来的中国千百年以来的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
基于以上的阐述,我们在着手进行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时,就应针对传统产品这一被包装的对象,充分挖掘与之相关联的传统文化要素来进行创意构思。而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要素,是指组成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如中国的传统书法(不同风格的正楷、草书、隶书、篆书等);包装设计国画(不同风格的工笔、写意、泼墨画);年画(如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等);版画;雕刻(木雕、竹雕、砖雕、瓦当及玉石雕刻等);不同风格流派的剪纸艺术;漆画、磨漆画;蜡染、扎染艺术;刺绣艺术等等。
三种表现产品形象的包装设计手法是什么?
不管是什么设计,都要有自己的表现方式,在构思创作的时候,很难有一个固定的公式,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从构思到成型,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补充。思考的问题无非就是要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如何在表现的时候抓住重点,找到主攻目标后还要有具体确定的突破口,我们先来看看包装设计有哪些表现手法吧。
1、直接表现
直接表现是指表现重点是内容物本身。包括表现其外观形态或用途、用法等。最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摄影图片或开窗来表现。
除了客观地直接表现外,还有以下一些运用辅助性方式的直接表现手法。
衬托:这是辅助方式之一,可以使主体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衬托的形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处理中注意不要喧宾夺主。
对比:这是衬托的一种转化形式,可以叫作反衬,即是从反面衬托使主体在反衬对比中得到更强烈的表现。对比部分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在直接表现中,也可以用改变主体形象的办法来使其主要特征更加突出,其中归纳与夸张是比较常用的手法。
归纳:归纳是以简化求鲜明,而夸张是以变化求突出,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对主体形象作一些改变。夸张不但有所取舍,而且还有所强调,使主体形象虽然不合理,但却合情。这种手法在我国民间剪纸、泥玩具、皮影戏造型和国外卡通艺术中都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这种表现手法富有浪漫情趣。包装画面的夸张一般在注意可爱、生动,有趣的特点,而不宜采用丑化的形式。
夸张:归纳是以简化求鲜明,而夸张是以变化求突出,二者的共同点是对主体形象作一些改变。夸张不但有所取舍,而且还有所强调,使主体形象虽然不合理,但却合情合理。这种手法在我国民间剪纸、泥玩具、皮影造型和国外卡通艺术中都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这种表现手法富有浪漫情趣。包装画面的夸张一般要注意可爱、生动、有趣的特点,而不宜采用丑化的形式。
特写:这是大取大舍,以局部表现整体的处理手法,以使主体的特点得到更为集中的表现。设计中要注意所取局部性。
2、间接表现
间接表现是比较内在的表现手法。即画面上不出现在表现的对象本身,而借助于其它有关事物来表现该对象。这种手法具有更加宽广的表现,在构思上往往用于表现内容物的某种属性或牌号、意念等。
就产品来说,有的东西无法进行直接表现。如香水、酒、洗衣粉等。这就需要用间接表现法来处理。同时许多或以直接表现的产品。为了求得新颖、独特、多变的表现效果,也往往从间接表现上求新、求变。
间接表现的手法是比喻、联想和象征。
比喻:比喻是借它物比此物,是由些及彼的手法,所采用的比喻成分必须是大多数人所共同了解的具体事物、具体形象,这就要求设计者具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文化修养。
联想:联想法是借助于某种形象引导观者的认识向一定方向集中,由观者产生的联想来补充画面上所没有直接交代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由些及彼的表现方法。 人们在观看一件设计伤口时,并不只是简单地视觉接受,而总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一定心理活动的意识,取决于设计的表现,这是联想法应用的心理基础。 联想法所借助的媒介形象比比喻形象更为灵活,它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各种具体的,抽象的形象都可以引起人们一定的联想,人们可以从具象的鲜花想到幸福,由蝌蚪想到青蛙,由金字塔想到埃及,由落叶想到秋天等等。又可以从抽象的木纹想到山河,由水平线想到天海之际,由绿色想到草原森林,由流水想到逝去的时光。窗上的冰花等都会使人产生种种联想。
象征:这是比喻与联想相结合的转化,在表现的含义上更为抽象,在表现的形式上更为凝咎。在包装装潢设计,主要体现为大多数人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用以表达牌号的某种含义和某种商品的抽象属性。象片法与比喻和联想法相纟,更加理性、含蓄。如用长城与黄河象征中华民族,金字塔象征埃及古老与文明,枫叶象征加拿大等等。作为象征的媒介在含义的表达上应当具有一种不能任意变动的永久性。在象征表现中,色彩的象征性的运用也很重要。
装饰:在间接表现方面,一些礼品包装往往不直接采用比喻、联想或象征手法,而以装饰性的手法进行表现,这种"装饰性"应注意一定的向性,用这种性质来引导观者的感受。
3、表现形式
表现的形式与手法都是解决如何表现的问题,形式是外在的武器、是设计表达的具体语言、是设计的视觉传达。表现形式的考虑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主体图表与非主体图形如何设计;用照片还是绘画;具象还是抽象;写实还是写意;归纳还是夸张;是否采用一定的工艺形式;面积大小如何等。
色彩总的基调如何;各部分色块的色相,明度,纯度如何把握,不同色块相互关系如何,不同色彩有面积变化如何等。
牌号与品名字体如何设计;字体的大小如何。
商标、主体文字与主体图形的位置编排如何处理;形、色、字各部分相互构成关系如何;以一种什么样的编排来进行构成。
是否要加以辅助性的装饰处理;在使用金、银和肌理、质地变化方面如何考虑等等。这些都是要在形式考虑的全过程中加以具体推敲。
包装设计要求设计者要有丰富的有关商品、市场的住处及生活的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积累越多,构思的天地越广,路子也越多,重点的选择亦越有基础。